自上世紀90年代初,濰坊與臺灣的經貿合作通過一場場經貿洽談會逐步深化,不僅促進了兩地經濟的互補共贏,更重塑了濰坊的城市發展格局。三十年來,這場經貿盛會從初期的試探性接觸,演變為推動濰坊產業升級、科技創新與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。
濰坊憑借其雄厚的農業基礎與制造業潛力,吸引了大量臺商投資。通過經貿洽談會,臺灣的精密制造、電子信息、現代農業技術等優勢產業與濰坊的產業資源實現對接,推動了當地傳統產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轉型。例如,臺灣農業技術助力濰坊蔬菜大棚升級,提升了‘中國菜籃子’的科技含量;臺資電子企業落戶濰坊工業園區,帶動了產業鏈集聚與就業增長。
經貿洽談會不僅是經濟合作的橋梁,更成為文化交流的窗口。魯臺兩地通過人才互動、技術培訓與項目共建,深化了彼此信任,形成了‘以經貿促融合、以文化增認同’的良性循環。濰坊借此優化了營商環境,完善了基礎設施,并逐步構建起面向東亞的經濟輻射網絡。
隨著‘一帶一路’倡議的深入推進,濰坊有望借助魯臺經貿洽談會這一品牌,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空間,推動城市經濟向創新驅動與可持續發展邁進。三十載風雨同舟,這場洽談會已不僅是經貿往來的見證,更是濰坊走向世界的催化劑。